榜样,从来不只是一人一事的伟大,更多的,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、影响与带动。每一项事业的进步,每一项成就的取得,往往不是一个人、甚至一代人的贡献,而是一群人、几代人绵绵不断的付出。
如果说榜样是旗帜,他的四周已经有多彩的旗帜在一同飘扬;如果说榜样是明灯,我们看到的,不是孤灯闪烁,而是一大片闪亮的光芒。
近日,中央组织部、中央电视台以“喜迎十九大、共圆中国梦,走近学习榜样、凝聚复兴力量”为主题联合录制的《榜样》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,用丰富的形式,生动的语言,讲述了12位先进榜样的典型事迹,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、倾情奉献和时代担当。
节目中的“两优一先”代表和嘉宾中,有75岁的老书记,也有34岁的基层干部;有1937年就参加革命的“将军夫人”,也有“80后”的青年教师。榜样的精神,因时而变,又脉脉相传。
当87岁高龄的陈先达教授笔耕不辍、在教学一线培养着他的第四代弟子,年轻的徐川以一篇《我为什么入党》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反响,吸引众多90后、95后的年轻人寻找关于党、关于信仰的答案;
我们感念吴金印、陈先达、龚全珍这些老前辈一生的坚守奉献,更欣喜于欣欣向荣的新生力量的成长。
节目中,还再次宣告了河南省兰考县脱贫的消息。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遂了平生意。”焦裕禄已经去世52年,但焦裕禄的精神,一刻也未曾磨灭。
我们关注榜样,除了他们自身的事迹作为,更感动于他们对周围的改变、对身边人的影响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
在吴亚琴的社区,70岁的老人选择入党,并成为社区综治协管员,维护着社区治安;在尼玛江村驻村的地方,藏族木匠小伙子看到外来的“第一书记”为本地发展如此用心,决定跟着他一起努力,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节目中邀请的,是一个个榜样代表,我们眼中看到的,是一个个行业、一条条战线上,一支支坚定、团结的队伍,一个个充满凝聚力、战斗力的群体。
《榜样》节目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着,榜样就在我们身边,榜样的精神从未断裂,从过去到现在,从身边到更远,榜样已经引领着许多人同路前行。
如今,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,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实现近在眼前,新的时代、新的使命在呼唤着的,正是每一名党员,不忘初心,坚定方向,与榜样同行。(张永华)